新闻公告
泽惠翰林,德铭千秋丨中大建筑的一大“顶流”
更新时间:2024-03-06
在中山大学南校园的核心地带,坐落着一处宏伟的标志性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其典雅庄重的外观,展露出一种不凡之气。在阳光的映衬下,建筑外墙熠熠生辉,犹如一座永恒的丰碑,诉说着它与中山大学的不解之缘。走进建筑内部,高大的穹顶、精致的吊灯以及宽敞的舞台,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数的学术交流、文艺演出和典礼仪式在此举行,这里无疑是师生们拓展文化视野、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它就是中大建筑的一大“顶流”——梁銶琚堂。
重大庆典与文化盛宴的汇聚之地
作为中大建筑的“顶流”之一,梁銶琚堂常常群英荟萃、流光溢彩,颁奖典礼、学术会议、交流论坛、歌舞表演、校友活动皆钟此一隅,诸多活动或演出在此举办或上演。
作为多功能的礼堂,梁銶琚堂是学校举办大型典礼的主要场所,为全校性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学校传承传统、弘扬精神的重要载体。激昂的歌声、铮铮的誓言在这里回荡,梁銶琚堂既是荣誉与辉煌的见证者,也是聚力前行、扬帆出发的启航点。
中山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在梁銶琚堂举行。
(图源:“中山大学”公众号)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庆祝第39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在梁銶琚堂隆重召开。
(图源:“中山大学”公众号)
以文润心,以文化人。梁銶琚堂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场所,为学术会议、名师讲堂提供一片天地,为中大学子进入知识殿堂铺就一道阶梯。

莫言做客逸仙名家论坛,梁銶琚堂内座无虚席(图源:“中山大学”公众号)
梁銶琚堂同时是校内绝佳的文艺演出场所,在这里,既有感人至深的红色剧目,也有热情洋溢的歌舞表演。回望百年征程,汲取前行力量,“红色三部曲”《中山情》《笃行》和《奋斗的岁月》以艺术作品传承红色基因,激励着中大人传承奋斗薪火,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乐章。音符描绘时代梦想,舞姿展现昂扬精神,丰富的演出也为中大人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色彩与活力。
在历史的时空中,追寻厚重的文化源头,窥见中华民族文化之魂,认知文化传承的血脉,中大学子在梁銶琚堂上演表现孙中山先生跌宕起伏的革命人生的音画诗剧《中山情》。
中大学子在梁銶琚堂上演音画诗剧《中山情》(图源:“中大学工”公众号)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校史为素材,通过话剧形式讲述进步师生在马克思主义旗帜感召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投身革命、追求理想的故事,中大学子在梁銶琚堂首演中山大学红色三部曲之原创音乐话剧《笃行》。
中大学子在梁銶琚堂上演原创音乐话剧《笃行》(图源:“中山大学”公众号)
让历史诉说百年的澎湃,让奋斗的薪火闪耀未来,深入挖掘校史资源,讲述人民中大时期科学家爱国报国的故事,聚合全校师生力量创作排演的原创校园歌剧《奋斗的岁月》在梁銶琚堂首演。
中大学子在梁銶琚堂上演原创校园歌剧《奋斗的岁月》(图源:“中山大学”公众号)
赓续红色血脉,奋进强国精神,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铁流》在梁銶琚堂隆重首演,台前幕后的师生以动情的艺术演绎再现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
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铁流》在梁銶琚堂隆重首演(图源: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公众号)
用歌声谱写华章,以青春编织梦想,梁銶琚堂的舞台定格着来自三校区五校园的校园歌手的青春风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中山大学2022年校园歌手大赛总决赛在梁銶琚堂举办。
(图源:“中山大学”公众号)
中国舞协“顶尖舞者”进入中大校园,在梁銶琚堂的舞台上,舞者翩跹跃动、舞态生风,为中大师生呈现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盛宴。
顶尖舞者在梁銶琚堂表演舞蹈
(图源:“中山大学”公众号)
华灯璀璨,弦歌不辍,多届中山大学校友新春晚会曾在梁銶琚堂隆重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齐聚一堂,其乐融融,共度佳节。
2016中山大学校友新春晚会在梁銶琚堂隆重举行(图源:“中山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2019年中山大学校友新年晚会暨校友工作与基金工作颁奖礼在梁銶琚堂隆重举行(图源:“中山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文化底蕴和校园精神的历史载体
梁銶琚堂于1982年秋奠基,1984年春竣工,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高等学校第一座由香港同胞捐赠,并以捐资人姓名命名的建筑物,它开启了我国教育界新型的引资办学模式。整栋建筑由香港恒生银行有限公司董事、大昌贸易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梁銶琚先生捐资港币600万元兴建,中国著名建筑专家林克明教授设计,广州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四零一施工队建造。占地9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4平方米,作为多功能的礼堂,梁銶琚堂是学校举办大型典礼、学术报告的主要场所。梁銶琚堂的落成,解决了我校召开大、中型会议、庆典的场所问题,为中山大学全校性的活动、文艺演出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校许多的宏观决策性会议在这里召开。
在梁銶琚堂落成之际,为铭记梁銶琚先生事迹,恩泽后人,我校撰“梁銶琚堂记”镶嵌于大堂内正面墙上,并铸梁銶琚先生半身铜像,置于大堂内正中位置。
梁銶琚堂记
我校继承中山先生遗志,培英育俊,振采扬华,六十年来,名传海外。际兹国运日隆,需才孔亟,遂有扩充黉宇之议。香港梁銶琚先生,闻风响应,慨然以一己之力,赠建中山大学礼堂。乃于一九八二年夏,拓土鸠工,经之营之,得成巨构。轩楹瑰丽,气象恢宏。门接春日之晖,窗揽南天之秀。堂内堂外,美轮美奂,济济学人,共叨嘉惠。因颜曰梁銶琚堂,用纪高风而光盛德焉。先生复乐助我校高级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基金,夫人李秀娱女士亦赠建我校附小图书馆。奖掖后进,盛意拳拳,热爱中华,深情绻绻。先生原籍顺德县杏坛北头乡,现任香港大昌贸易行执行副董事长、恒昌企业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恒生银行董事,为造福桑梓,屡献巨款,举凡公益建设,靡不鼎力支持。海涯岭表,咸谓先生龄高德生。今推其爱乡报国之心,共襄兴学育才之举,垂范垂式,可钦可则。刻此乐石,以永令誉。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七日记
中山大学立
黄天骥撰 商承祚书
泽惠翰林,德铭千秋,梁銶琚堂的落成,得益于企业家梁銶琚先生一番拳拳爱乡报国之心。无论清晨还是黄昏,无论春夏抑或秋冬,中山大学梁銶琚堂都以其恒久的魅力,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山大学的文化地标和精神象征。在这里,一代代学子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足迹和美好的回忆,共同书写着这座学府的辉煌历史。梁銶琚堂是中大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大学生和校友们情感联系的纽带,它是中大的象征,也是中大学生的骄傲。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不论你是孜孜求学的学生,抑或是毕业多年的校友,梁銶琚堂都伴你走过一段温暖难忘的青春岁月,是每个中大学子校园记忆的见证之一。也许是经过日夜排练后登台演出,在舞台上留下自己的高光瞬间;也许是手握门票在观众席静静欣赏,为精彩的节目鼓掌喝彩;也许是在幕后台下默默付出,为活动成功举办而反复打磨、精益求精……相信你心中一定有一份关于梁銶琚堂的美好回忆,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时会心一笑。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与梁銶琚堂的故事,或投稿至邮箱:alumnib@mail.sysu.edu.cn,一起分享校园回忆,传递青春活力,让这些珍贵的记忆将长久陪伴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