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感言
关婷婷 住友电工集团奖学金获得者
感恩之心,回报于行
更新时间:2013-10-25
2012年,对我来说,是平常的一年。但平常的生活中也有不平凡的经历,不平凡的事物。这一年,是我到广东求学的第二年,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年,是我生命的另一个阶段,迈入了20岁的征程;这一年,是我在思想上迅速成长的一年,对事物、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当然,这一年,我也获得了十余年学生生涯中的第一份奖学金。距离奖学金评选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今天我很难再叙述出当时的那份复杂心情。欣喜兴奋之余,更多的是一种努力得到肯定了的感动和感恩,以及如何能把这份幸运继续下去的思考。
实际上,在上大学前我就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大学期间一定要经历的事情之一就是拿奖学金”。然而根据我这一年的切身体会,我认为,与其说拿奖学金是一个目标,不如把它当做自己努力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意外收获。如果一个人的思想狭隘,只看到功利性的东西,那么他就会失去很多过程中的快乐。以我自己为例,我与几位同学一起策划了一个贯穿全年的大型公益活动,我们不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与此同时我们之间的友谊也越发深厚。这些东西带给我大学生活的意义,要比一份奖学金重要许多。
作为班委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奖学金的评选工作。在收集同学们资料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每一位获得奖学金的同学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他们的大一生活重心各不相同,但都是丰富而精彩的。这让我感到自己的幸运:一年的生活有太多变数,有时候付出不一定会获得回报;但如果努力得到了肯定,就一定要怀有感恩之心。感恩之心让我知足,知足者常乐。
知足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也许有人会觉得,获得奖学金是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总会有优秀的人来占据这些位置。然而我认为,一个人越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他就会变得越平庸。在获得了这份奖学金后,我更加觉得荣誉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用心去做就绝不是困难的事情。过去一年的成绩也好,不足也罢,都已经画上了句号,新学期已经开始,我要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份荣誉继续下去,如何取得更大的进步。
与一年前相比,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认为这四年是一个转折点,是一个人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过渡。学生时代,我们羡慕佩服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然而从现在开始,我们会更佩服那些可以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人生的人。在大学里,我们掌握知识,拓宽视野,都是为了一个目标——确认自己未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当你有了长远的目标,眼前的得失便没有那么重要,同时也会避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的错误。观察周围的人,我发现每个人生活重心都不相同,有的人专心学习,有的人四处寻找兼职打工的机会,当然也有人每天都在打游戏。对于这些选择,我无法单纯地加以褒贬的评价。我认为,人生的道路有很多种,只要你真心地热爱并投入到你所做的事情中,都会有成功的一天。
高中时代,每天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每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我对什么感兴趣,将来要做什么。进入大学以后,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学好日语专业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充分利用时间,再学习一个专业,完成双学位的目标。目前,我也正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着。除此之外,我认为三年级开始,我应该寻求一些实习的机会,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学习之余,我没有盲目地加入许多社团,而是参加了更多的公益活动。这一点我将继续保持下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他人时,我也收获了许多。
在公益活动中,我也认识到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当我们设计一个公益活动时,总要考虑各方面的问题,比如是否可行,资金是否过多等等。但我们一直坚持着,认为即使困难再多,也要做到不改初衷,真正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好比奖学金制度,并非强制规定,而是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时刻。我获得了这份奖学金,成为了受益者,就要将这种责任感传递下去。每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如果爱心可以传递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如何把感恩之心践行下去,是我这篇感言的一个重点,也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要对提供奖学金的住友电工集团表示感谢,感恩之心,回报于行。希望在这份荣誉的激励下,我会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