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捐赠鸣谢 > 成果展示 > 学生感言

学生感言

林小菊 曾宪梓教育基金优秀大学生奖励计划获得者

我相信,我可以

更新时间:2013-10-25

  自得到曾宪梓教育基金会第四期“优秀大学生奖励计划”资助以来,我一直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丝毫不敢懈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向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汇报如下:
  大三学年,是我精彩的一年。
  学习上,经过了大一大二的专业课程,我已经对自己的专业有一定的掌握,于是我规划好这一年的主要任务是,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科研项目中,并且在专业实习的实践中发现自己理论学习的不足。于是我参加了于洪彦教授的一个省创科研项目《基于家庭就餐行为探究广州都市家庭幸福感》,基于社会学角度,用丰富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并分析如何应用于商业实践。这一学年,我有尤其感兴趣的专业课是品牌管理和移动电子商务,一个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一个则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前沿的知识。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还自己课外拓展阅读,深入对学科的了解。大三的这一年,我平均一个月阅读两本课外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书本就是最高性价比的增加个人素养的宝贵来源。我深刻地感受到,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视野和抱负。大三学年,我获得了优秀学生三等奖奖学金,这是我大学拿的第三个奖学金。我很高兴自己的学习态度获得了肯定,但是我也知道,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最重要的是问心无愧地去汲取知识。中山大学,提供给我们的学习资源,实在是太宝贵了,我对此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
  大三这一年,我仍然保持着对公益活动的热爱。我担任了深圳市的公益家教社团“小园丁之家”的副社长,带领社团完成了不少公益活动,包括捐助白血病患者、捐赠桌椅给贫困山区、举办全区的作文比赛,社团的资金都来自于大家假期做家教赚取得来的。虽然我自己家庭也并不富裕,但我明白自己绝不是最不幸的人,我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大三这年我担任了班级团支书,带领全班举办了“首届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的公益活动。这次展览会展出数百万国家级获奖作品,为年轻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祖国瑰宝的机会。通过积极的沟通,我们使得十几名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免去数万出场费参展。活动还获得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次公益活动,其实是一次社会营销,这也让我思考,在公益的道路上,我们大学生,应该做一些更加不一样的,结合自己专业知识的更具价值的事情。这是公益事业的一种更好的社会分工,也使我们可以在做公益的同时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参加了一些实习工作,希望加深对这个专业的运用的理解。我有幸通过激烈的竞争,进入了广东移动领先100的实习项目,在电子商务中心渠道组实习。期间主要负责微博运营,包括1.研究竞争对手及行业内的微博管理,提炼与设计有效的微博玩法。2.策划网购季、MIFI、手机首发等微博传播方案,撰写有创意的微博文案。3.定期收集数据,监控微博营销传播效果,及时提出修正意见。还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课题项目《首届广东移动网购季营销传播策划》。我还参加了广州琶洲馆秋季家具展览会,做一家陶瓷公司的销售代表,负责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促成订单。短短的四天展览会,让我见识了各种各样的采购商,也积累了许多关于展览会、家具行业的知识。在一个人格魅力非常高的老板带领下,我体会到创业者面对激烈竞争的行业,需要保持的冷静思考、不断改变的勇气。
  大三的这一年,真的过得非常充实,太多的经历,太多的收获。其中非常深刻的一个感悟是,仅是善良并不足够,我们还需要变得优秀。因为一个本性一般的人达到一定的优秀,自然会知道善良十分重要。但是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如果不去克服本身的弱点,努力变得优秀,生活依然会困难重重,烦恼不断,无法为社会创造太多的价值。仅是善良并不足够。一定要努力拥有更好的自己。
  比尔盖茨的母亲去世时曾跟他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希望自己可以不断地学习、学习、学习,进步、进步、进步,然后用这个优秀的自己,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我相信,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