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助学金
外国语学院戴镏龄奖学金
2005年4月,戴镏龄先生家属及朋友向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捐赠建立戴镏龄助学金(2013年更名为戴镏龄奖学金),纪念我校外语系(现外国语学院)系主任戴镏龄先生。戴镏龄(1913-1998),男,江苏镇江人,是我国著名的外国语言文学家、翻译家,并在图书馆学和辞典学领域深有造诣。戴先生曾翻译《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并与朱光潜、方重合编大学教材《近代英美散文选》等书。他最广为人知的译作莫过于翻译柏拉图传世作品《乌托邦》,译作出版后,“乌托邦”一词随着译本逐渐广为人知。
戴先生早年留学英国,获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先后在武汉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外语学院执教。在中南五省外语院系合并入我校后,就一直在我校外语系任教,历任教授、系主任、校务委员、党委委员等职1990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曾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一届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顾问、广东比较文学研究会顾问、广东外国文学学会第一届会长、顾问、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及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译林》杂志编委、国际笔会广东中心成员。解放前曾是《观察》杂志特约撰稿人。
戴镏龄先生学问渊博,专于英国语言文学研究,尤其是古典文艺批评,旁及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欧洲各国文学,主要论文有《近代英国传记的简洁风格》、《英国文艺批评史中的唯物论观点传统》、《谈中西文论中的以水为喻》等,曾与朱光潜、万重合编大学教材《近代英美散文选》,主要著作有《戴镏龄文集》等。翻译方面,有译著《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乌托邦》、与蔡文显、桂诗春等合译《英国文学史纲》等。戴镏龄先生同时是一位图书馆学学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表了多篇关于图书馆学的著述,在中大80周年校庆出版的《外国图书馆学术研究——戴镏龄文集续编》正是戴镏龄先生早年在图书馆学辛勤耕耘的见证。王宗炎先生曾说,戴先生是词典选择最好的导师。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戴先生便在国内首次指导词汇学研究生,并撰写了多篇关于词典学的文章。
戴镏龄先生从教近60年,开设“英语诗歌”、“欧洲古典名著”等10多门课程,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英语语言文学首批8位博士生导师之一,80年代培养了我国第一位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语专门人才。戴镏龄先生即将退休时,自我评价为:“回忆数十年来,衣食奔走,运动疲劳,谈不上做学问,但热心外语教育,始终如一。”
戴先生为人谦逊、宽容、低调,为人为师,言传身教,深受学生、同事的敬爱。他是一位学者和英语教育家,一位诗人和散文作家,他的名字已被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载入名人辞典,他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和外国文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资金类型:动本
捐赠用途:奖励外国语学院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捐赠期限:不定期捐赠
管理条例:《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戴镏龄奖学金评选方案》
新闻链接:
承继智者事业,引导青年学子——戴镏龄先生雕像揭幕暨戴镏龄助学基金设立典礼隆重举行
我要捐赠:请点击
相关附件:
1、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戴镏龄奖学金评选方案